底线在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方面上讲,指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谈判双方讨价还价时心里可以承受或能够认可阈值的下限、或某项活动进行前设定的期望目标的最低目标和基本要求。“底”是一种界线,意味着我们活动的范围、框架而不得逾越,树立底线意识,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我们的“底”,然后再去思考如何守住底线的问题。
底线,是一条无法再降低的线,如果自己的底线一降再降,就相当于没有底线。放弃底线,重新得到的尽管已经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比起坚守底线,瞬间失去的苦,似乎要轻微那么一点点。然而,那是一种绵长无尽的苦,是一种不断堕落于看不到底的深渊的苦,是一种注定只能在人生中充当配角的钝刀切肉的苦。底线不会让我们立刻快乐起来,却会让我们活得更有尊严。
坚守底线,你不一定得到了全部你想得到的,但突破底线,你所得到的,一定是你不想得到的。
在强大的法律面前,在高墙铁网之下,几乎没有一个贪官不后悔,没有一个贪官不悔恨自己当初迈错的“第一步”。因为他们触及了底线。
事实告诉人们,通往腐败的道路有许多条,没有一个腐败分子会完全复制另一个腐败分子的贪腐轨迹,但没有一个腐败分子能够逃脱从量变到质变、从小腐到大贪的演变规律。领导干部堕落为腐败分子,有一个致命的也是共同的特点,就是“第一次失足”。正所谓“成也几步,败也几步,一步不慎失之千里。”
守住底线,应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一些腐败分子都悔恨自己在“关键时刻没有能够守住自己的底线”,而“迈出了罪恶的第一步”。守住底线,就是要在党纪、法规、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掌权用权,对党纪、法规、法律严格禁止的不越雷池一步。应该说,“守住底线”是拒腐防变的最低标准,必须树立廉洁自律的高标准、遵纪守法的严要求,绝不能用“下不为例”来欺骗自己,用小贪无碍来原谅自己。“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只有严于律己,严防死守,对任何腐蚀、诱惑都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把握小节、守住底线。
一要用“忠诚”坚守“政治底线”。讲政治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坚守而不可逾越的底线。因此,我们必须自觉加强政治修养,在思想上和工作中分清是非,明辨方向,切实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一心“忠诚”于党,坚守“政治底线”,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政绩观。
二要用“自觉”守住“道德底线”。道德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着引导、促进人们向善的功能。我们要始终明白法治作为强制性的惩罚手段是对道德约束的补充,但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道德约束人的作用。道德能使人们主动去遵守行为规范,法律永远只能是使人们被动的接受。因此,在执法时我们要克己奉公,恪尽职守,管教结合,努力实现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三要用“规范”守住“执法底线”。依法执法,既是法律规定,也是基本常识。在执法过程中一定要遵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准则,对违法行为下大力予以纠正。同时,也要纠正以罚代管的倾向。要根据现场情况,对于一些违法行为要人性化执法,以求执法效益的最大化。要在不降低执法标准的前提下,对公民包括犯罪嫌疑人的正当权益给予保护。
四要用“敬畏”守住“纪律底线”。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时刻告诉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在严以律己上下功夫。在法律、纪律面前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更加严格地遵守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以法律法规为行动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服从大局,听从指挥,令行禁止。同时,进一步强化廉政意识,锻炼意志品质,提高思想境界,自觉接受监督,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时时刻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