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直接表现。因此,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由于人物的社会地位不同,所处环境不同,他们的语言自然也就不会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必须“适如其人之言”,决不可“千部一腔,千人一面”要富有个性化。一般说来,工人的话较为直接爽快,农民的话较为通俗朴实,商人的话较为伶俐圆滑;而且即使是同一行业,也因为说话人的不同而各有千秋,有的人风趣诙谐,也有的人尖酸刻薄,有的人开门见山,也有的人话中有话等。例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中,双喜的一段话就非常生动、朴实、可信:“我打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这短短的四句话,一个质朴聪明、善解人意又敢于承担责任的农家少年便赫然立在眼前了。读完了,我们似乎听见了他质朴干脆的声音。试想如果双喜这样有条有理的解释:“我想鲁迅和我们一起去是不会出事的。因为:第一我们的船很大,一般不可能翻船;第二鲁迅一向不喜欢乱跑,不用担心他不小心掉进水里;而且我们又都擅长于游泳,即使翻船了或落水了,我们也能把他救上来。”如此一番,虽然保证加分析都井井有条,但语言书生气十足,又有些拖沓冗长,倒反而远离现实,让双喜成了书呆子,显得琐碎无味,读了也留不下什么印象。
因此,让自己笔下的人物有特色,说话符合人物的特点,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以及具体环境等,才能写出效果好,令人信服的好文章,让大家读了以后留下深深的印象,要达到这一目的,对我们小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的。必须花大气力,努力倾听各种人物的语言,挖掘其实质,逐步学会语言描写。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一个秀才,一个县官,一个财主,还有一个乞丐,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天气里相遇了。当时,秀才看到漫天飞雪,不由得诗兴大发。县官在雪天里也分外高兴,因为瑞雪兆丰年。而财主身穿大棉袍,手拿旱烟袋,家里大囤满,小囤流,下点雪他正高兴呢!以上三位在雪中不知有多么兴奋。而那个要饭的,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饥寒交迫,再加上下雪,心情坏透了。
这时秀才吟诗了,其他三个人也随声附和:
秀才:大雪纷纷落地,
县官:这是皇家福气。
&e...;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下载
该作品售价:6元
该用户其他文档